近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市民政局組織制定了多項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包括《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規范》《收養能力調查評估工作規范》《居家養老服務與績效評估規范》,力圖通過標準化手段,規范社區家庭服務事業發展,提升深圳社區家庭服務質量。 發布《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旨在規范深圳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從而促進深圳市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規范》涵蓋了服務機構要求、服務人員要求、基礎設施設要求、基本服務要求和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等8個方面,并對每一方面都作出了詳細。在基礎設施要求方面,起居室、餐廳、廚房、浴室、娛樂活動室、室外活動區域以及醫務室的應有設備要求被明確列出。同時,對機構開展老年人膳食、個人衛生、清潔、預防保健、醫療協助、康復護理、健康咨詢、文體娛樂活動、學習教育、午間休息、溝通交流、接送、代辦等工作提出了基本服務要求。除此之外,《規范》還制定了服務考核標準,如”提供服務完成率應為100%”。可以看出,這份《規范》內容翔實,能夠切實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機構提供養老服務方向。 《收養能力調查評估工作規范》的發布主要是為了規范深圳收養家庭評估調查工作,同時健全兒童收養評估制度。該《規范》以收養前評估、收養觀察期評估、收養安置后跟進為主線,對兒童收養工作提出詳細要求:收養資格調查要填寫《收養資格調查表》和《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收養觀察期宜為3-6個月,評估員對收養家庭定期或不定期家訪每個月不低于1次;收養安置后跟進期為3年,填寫的《收養安置后跟進報告》包括目前階段家庭融合適應情況、被收養人智力發育情況、受教育情況、體能發育情況等內容。 《居家養老服務與績效評估規范》將幫助居家養老機構更加明確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方向,不斷改進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工作的標準性及規范性。其主體內容是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基本要求、服務內容及要求、績效評估管理三方面。《規范》闡釋了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在資質、管理制度、基礎設施、服務管理、服務人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時對生活照料服務、助餐服務、家政服務、康復輔助服務等服務內容也做了明確。為使服務人員工作更具效果,《規范》還提出以評估量表為標準,對服務機構工作進行評估。(李霞記者傅江平)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