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鄉野間常見的菊科草本植物,更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性味甘、寒;無毒;入肝、胃兩經,具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結、利尿緩瀉、通乳散腫的功能。所以蒲公英是否如民間所言,能治百病,藥到病除呢?下面來詳細解答。 有效的治療肝熱,例如修復傷口受感染后化膿現象、口舌干燥的癥狀,還能有效的預防腫瘤的病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服用蒲公英茶飲,能起到較為顯著的美容效果。因為蒲公英的葉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等,能改善皮膚的炎癥、濕疹,淡化皮膚的斑點。 有人對蒲公英泡水會產生過敏反應,易誘發蕁麻疹、皮疹、臉色發白青紫等癥狀。出現過敏癥狀的人群,應立即停止用藥。 玉米須和蒲公英皆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所以濕氣較重的患者亦可以作為祛濕茶服用。同時糖尿病患者可以用來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雖蒲公英在清熱解毒等方面都有顯著效果,但是不能大量服用。蒲公英本屬寒性食物,大量服用會對腸胃造成損傷,不僅不能緩解病痛,還會引起惡心、拉肚子等癥狀。真正的患者需在中醫的調配下使用蒲公英等中草藥,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制定使用方法和劑量,以免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